咨询热线
020-2484-1743手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长兴凯发工业区828号
邮箱:31062806@qq.com
国内首部被允许公映的国产片你不该忽视的好片!
历时两年,拍摄记录了这位生活在广西桂林的“慰安妇”韦绍兰与她的中日混血儿子。

战争胜利了,可战争留下的伤痛还在,而且这个伤疤之大,对于这个伤疤,我们不是歧视,而是害怕撕开他们的伤疤。他们承受的远比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要多的多。
曾经看过柴静的《看见》,她采访那些在汶川地震中痛失亲人的人,她没有问她们关于地震的事情,而是关心他们在震后的生活,记录他们喝水,吃饭,沉默、发呆;对于这种苦难,她没有刻意引起他们的情绪来渲染自己的报道,而是选择关怀。

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最佳纪录短片。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展特别奖。美国里士满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
参展中国电影导演协会、 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 、马尼亚人权国际电影节、英国梅德韦视野电影节、美国纪录片电影节。


镜头缓缓地跟着老人走过田间的身影,她今天是要进城,去政府领取生活最低保障金。

以前还能干活的时候,吃完饭就挖草药去了,现在看到草药都好恨的, 因为干不动了。
三个月后的一天,她趁着看守的日本士兵打瞌睡,背上仍在襁褓里的女儿,逃出了慰安所,噩梦这才结束。
在那三个月,韦绍兰被野兽们折磨;此后的一生,她被“慰安妇”这个身份折磨。
婆婆和邻居都说,你别怪她,别怪她。丈夫怎么想也想不过,就躲着她,一个人闷声到山后去砍柴。


想死死不了。后来她婆婆说,不管男孩女孩还是要了吧,万一以后没有生育能力了呢。
虽然他的丈夫不同意留下这个孩子,但是孩子出生之后,他也没有跟外人说过孩子不是自己的这个事情。
老婆婆还记得自己十几岁的时候,曾经跟其他孩子们一起,围着一个放牛的老翁吵吵闹闹。
只是,数字从《三十二》变成了《二十二》。短短两年,幸存者中有10位老人相继辞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