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20-2484-1743

咨询热线

020-2484-1743
地址:137-11731650
手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长兴凯发工业区828号
邮箱:31062806@qq.com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

发布时间:2025-10-29 06:35:33 点击量:

  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师生家长齐上阵 41幅墙绘扮靓街道近日,龙华区一场总面积达2800平方米的墙绘创作让深圳为之惊艳。作为该区推进“百千万工程”、营造喜迎“十五运”氛围、提升城市风貌的重点工作,“喜迎十五运会彩绘新龙华”创意墙绘活动正让龙华区城中村的朴素墙面蜕变为深圳市民们争相打卡的“新网红”。今年国庆节后,历经10多轮讨论后的设计方案分三批次陆续“上墙”,整个创作将于11月下旬全部完成,原本陈旧的墙面将彻底焕发新生,成为传递城市温度与艺术气息的“露天画廊”。而如此大规模、区域性的墙绘创作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见,多方协作、社会参与的模式也属难得。

  “喜迎十五运会彩绘新龙华”创意墙绘活动一大创新在于深度挖掘特区精神内核,有机融入龙华民俗文化基因,并生动展现城市景观特色,让文化在公共空间中可感、可触、可互动。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龙华区教育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多次召开论证会,协同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以及区政协委员、民盟龙华区总支文艺界代表、墙绘专业公司等力量,先后对设计稿进行14轮打磨。

  走进福城街道大水坑社区,一面2.5米高的工厂外墙成为文化载体——鲜艳生动的醒狮“破墙而出”,墙面上,六头醒狮或昂首腾跃,或俯身探步,活灵活现,威风凛凛,3D立体场景打破平面束缚,带来极强的沉浸式参与感。不少居民驻足互动打卡,随手将这份鲜活分享至朋友圈。这里不仅是文化展示地,更是深圳龙华区打造的首个“骑手友好社区”,彩绘墙对面便是极具客家风情的大水坑城中村,现代艺术与本土风貌在此自然呼应。

  这幅作品由龙华区同胜学校设计、行知学校落地完成,紧扣“岭南文化传承,互动体验升级”理念。它以岭南醒狮为核心元素,搭配传统砖墙元素,还原醒狮表演的热闹氛围,强化地域文化辨识度;又以鲜艳色彩、灵动狮头造型,结合孩童互动场景,传递出喜庆鲜活的文化体验,成功激活了公共空间的活力。

  移步福城街道茜坑老村,一栋老屋的外墙同样令人眼前一亮。这是一幅寓意“事事(柿柿)如意”的巨型柿子作品,通过精湛的3D绘画技法,将一个直径近三米的橙红色柿子展现出强烈的立体效果,仿佛收藏于白墙灰瓦的仓库之内,给古老村落增添了许多艺术气息。

  作为深圳“百千万工程”重点示范点,茜坑老村是一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柿子”正是其起源的象征与文化符号。茜坑社区党委书记罗月娥介绍,此次外墙设计以“童趣乡野茜坑印象”为主题,将地域名称、柿子乡土元素与卡通互动场景相融合,打造出传递乡村质朴与活力的公共艺术小品。乡土元素与童趣场景的创意碰撞,让乡村建筑空间转变为文化互动界面:既展现了茜坑的地域特色与乡土氛围,又以卡通形象拉近居民,尤其是儿童与乡村文化的距离,让老旧建筑角落焕发艺术新活力,也为茜坑塑造了鲜明的乡村文化记忆点。

  而对城市文化精神的挖掘,更体现出龙华区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层次思考。在民治街道北站社区,玉龙学校外围一道长达111米、高4.5米、总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墙面化身艺术长廊,堪称“长篇巨制”。设计则以“艺术跨界,城市潮趣”为核心,融合传统文化、经典艺术、现代科技与城市特色等多元元素,打造出彰显“潮龙华深圳派”活力与创意的街头艺术景观。其中,立体3D彩绘的“孺子牛”破墙而出,极具视觉冲击力,既是对特区精神的致敬,也是形象地体现了龙华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冲破阻力、奋勇向前的精神内核。

  “喜迎十五运会彩绘新龙华”创意墙绘活动凝聚社会多方力量,吸引全区41所学校的千余名师生、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龙华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有的墙体的基础面不好,破损陈旧,社区就需要把整面墙铺平刮白,为墙画创作提供了好的条件。还有的墙体有裂缝,有漏水眼,还有煤气管线,相关部门全力协调解决。

  历经数月辛勤的前期工作,国庆节后,来自41个学校的数百名师生担纲了41幅设计作品上墙工作。周边居民也主动为创作师生提供帮助,为师生提供饮用水,为他们打伞遮阳等。比如,大水坑社区桔坑路冠志厂区的作品则由龙华区行知学校美术老师陈宇爵带领27名学生、5名家长与6名教师,完成了融合美育与非遗传承的社区墙绘实践。“按单双周轮流安排半天的校外课程与阅读课,是教育系统的‘每周半天计划’。这一次我们带领七、八年级学生在校外参与创意墙绘,实现了一次从课堂到校园、再从校园走向社区的延伸。美育不止于教室围墙,我们始终践行‘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让艺术学习在真实生活中生根发芽。”陈宇爵表示。

  学生在一笔一画中感受合作完成创意墙绘的乐趣,也在一勾一勒间体味醒狮非遗文化的韵味。行知学校学生刘倩菲面带笑容对记者介绍,“我们以醒狮墙绘来迎接‘十五运’,醒狮代表着团结合作,我们坚信团结合作会赢得比赛的胜利。这个道理和我们的绘画过程是一样的。比如,我在这里帮你调色,你在那里帮我补线条;我们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最终才能共同完成一幅完整、美丽的作品。”

  在龙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如此大规模、区域性的墙绘创作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见,多方协作、社会参与的模式也属难得。师生携手圆满完成创意墙绘,其意义远超美育本身,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我们期待最终的墙绘作品能让人赏心悦目,蕴含美的寓意与价值,并在完成后成为市民喜爱的打卡点,具备‘出圈’的潜力与社会影响力。”

  这场以“喜迎十五运会彩绘新龙华”为主题的创意墙绘活动,在多个维度实现了突破性探索——2800平方米的创作规模、多元融合的主题设计、千余人参与的社会力量联动模式。在主题设计上,龙华区紧扣三大核心方向深耕创作:深度挖掘特区精神的时代内涵、融入龙华民俗文化的独特基因、展现龙华城市景观的鲜明特色,最终呈现出41面风格迥异却各有韵味的墙绘作品。大小错落、主题鲜明的墙绘,从细微处彰显出龙华作为“深圳都市核心区”的创新力。

  推进“百千万工程”,关键在“共建”,核心在“共治”。此次创意墙绘活动恰恰提供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成功范例——不仅调动了多方社会力量协同参与,更为学生群体搭建了优质的美育实践平台。作为龙华区提升城区风貌、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活动由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区教育局牵头协调,打破壁垒创造条件,吸引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居民等不同群体主动参与,共同以艺术笔触重塑城市公共空间。当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城市更新成果也更能契合民生期待,进一步提升居民的满意度与幸福感。

  作为龙华区推进“百千万工程”、营造十五运浓厚氛围的重点工作,“喜迎十五运会彩绘新龙华”创意墙绘活动不仅完成了一次有温度的城市微更新,更探索出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径。打破了部门、群体间的壁垒,成为多方协作、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的成功典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长兴凯发工业区828号电话:020-2484-1743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5-2028 凯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CP********